摘要:农村小学开发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农村小学要确立对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充分寻找并发挥路径和载体等功能,以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乡土资源;开发利用;课程改革 农村小学利用乡村资源教学,要切实确立对本地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充分发挥其途径、主体和载体的有效功能,对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资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农村小学在教学硬件建设方面与城镇小学而言不占优势,师资力量也相对较为薄弱,学生生源及学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农村学校具有丰富的乡村资源,在这方面是城镇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农村学校所处的乡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既有热爱乡村教育、扎根农村、献身乡村教育的教师,又有勤奋、纯朴、善良、渴望知识的学生,更有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政策的支持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时代背景与需求。利用上述资源,是有效促使农村丰富的各类资源变为农村小学语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对小学语作文写作方面成效突出,其意义重大。 二、农村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发利用中的理念 (一) 整合农村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因素等资源 农村小学虽然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不可回避的现状,但是如果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开发立体化和多维化教材,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共同汲取农村自然、文化资源的滋养。农村教学资源的利用就可以顺利成章的变成一种动态且具有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有机互动的协作体系。 (二) 农村校内教学资源与校外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与衔接 校内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内的一切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各类资源。如教师、教室、教材、图书室、课外活动室、体育场等;校外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校外广阔而富有教学利用价值的各类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当前农村小学往往注重校内教学资源的应用,更多时候忽视了对校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或开发利用校外教学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关注农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农村教师关注农村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充分认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可以促进学生会学、乐学,推动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如让学生利用农村丰富的故事情节、搜集乡村素材等资源,将所搜集而来的素材,经过整理后进行写作,不仅使学生有料可写,更重要的是学生具有亲身体验农村生活的经历和感悟生活获得素材的机会,培养其热爱乡村的情感,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乡村资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途径 (一)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开发好现行教材资源
首先必须要转变“课本即教材”的陈旧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内涵有新的发展和理解:它不仅包括教师手头的参考书、挂图、图书、生字卡片、报刊等“图书教材,而且还包含电影、电视、广播、录音机等“视听教材”和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电子教材”与“网络教材”。除此之外还包括图书室、戏剧表演、街头宣传广告、自然风光、社会风俗等“活教材”。因此,教室应成为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学生可以随时分享这些资源。试想,当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手里能有一段编辑好的介绍威尼斯及小艇的录像或投影时;当学生学到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时,有关安徒生及其童话,以及他同时代的童话作家、作品的声像简介能够多样化的展现在师生面前供师生欣赏与选择,那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对童话世界的憧憬与热爱,满足学生对世界童话的了解、探究的欲望。 |